“兩步走”建設全覆蓋環境監測網
本報訊 (駐京記者 張天赦) 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全國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作為行業首個環境監測網中長期布局規劃,《規劃》明確了監測網的布局思路和重點監測對象布局方案,提出“兩步走”建設覆蓋廣泛、布局科學、層次合理、銜接順暢的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在水路運輸方面,41個沿海港口、29個內河港口,以及內河高等級航道可能影響的27處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7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4處重要濕地、26處重要水庫、56處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航道等被納入重點監測對象。
根據《規劃》,“兩步走”實施重點分別為:近期(2020年前),主要針對重點監測類中的國家高速公路、沿海及內河主要港口、長江干線航道、西江航運干線航道、京杭運河航道和一般監測類中的省級高速公路、沿海及內河地區性重要港口開展環境監測。其中,涉及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保護目標的交通基礎設施環境監測應重點推進實施。遠期(2020年—2030年),全面開展行業環境監測網建設工作,覆蓋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及客貨運輸活動全過程,針對重點監測類和一般監測類中的所有公路、港口和航道監測對象開展環境監測。到2030年,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基本建成后,滿足行業環境監測基本需求,全面掌握交通運輸行業污染排放狀況、環境影響程度及范圍,提高行業環保監管水平,有效支撐行業環保政策、規劃、管理和科研等工作開展,支撐綠色交通體系建設。
《規劃》要求交通運輸部門建立健全行業環境監測法規政策體系和管理體制機制、強化行業環境監測標準與技術規范支撐、加強資金配套和人才培養。此外,為規范和指導省級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規劃編制工作,《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總體規劃編制辦法(試行)》與《規劃》同時發布,明確了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總體規劃報告格式及內容要求,提供了規劃研究常用的技術方法,并說明了規劃作用和意義、規劃期限、編制原則、規劃的級別劃分、規劃編制與批準等事宜。
本文來源: 三沙海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