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環評導則土壤來襲,土壤監測怎么做?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該標準于2019年7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要求有些環評需要做土壤檢測了。
還記得當年地下水導則發布帶來的行業地震嗎?這次又來一個!準備好接招吧,環評工程師們。
導則適用于農林水利、礦山采掘、冶煉、化工、社會區域等行業,同適用對土壤環境有特殊影響的建設項目。
據了解:基本上這幾類項目的環評報告書50%以上要一級評價,40%要二級評價,只有很少三級評價。所有評價級別均需進行土壤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均需進行評價范圍內的土壤背景資料調查,或許稍有安慰的是所有級別均可以類比分析,創新性的增加了土壤環境影響評價自估表……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函
環辦環評函[2017]1293號
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導則體系,強化土壤影響評價技術要求,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充分發揮環境影響評價從源頭預防土壤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作用,保護土壤環境,我部決定制訂《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以下簡稱《導則》)。
目前,《導則》編制單位已完成征求意見稿。為進一步做好編制工作,根據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規定,現就該《導則》征求意見稿征求你單位意見,請于2017年9月14日前通過信函或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反饋我部,逾期未反饋意見的將按照無意見處理。標準征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可登錄我部網站(http://www.mep.gov.cn/)“意見征集”欄目檢索查閱。
聯系人: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司 唐亞平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直門南小街115號
聯系人: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周俊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苑路28號院2號
郵箱:zhoujun@acee.org.cn
附件:1.征求意見單位名單
2.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征求意見稿)
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
2017年8月10日
快讀土壤導則
導則適用范圍:本標準適用于農林水利、礦山采掘、冶煉、化工、社會區域等行業建設項目的土壤環境影響評價。
評級等級劃分原則:建設項目土壤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應依據建設項目所屬行業類別、占地規模和所在地周邊的土壤環境敏感程度,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
其中幾個指標
項目類型劃分:參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根據建設項目所屬行業對土壤環境可能產生影響的程度,將所屬行業類別分為Ⅰ類、Ⅱ類、Ⅲ類;
占地規模按照污染影響型、生態影響型兩種分別劃分大、中、小三類;
土壤環境敏感程度主要根據土壤環境敏感目標劃分: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a)耕地、林地、園地、草地和飲用水水源地;b)居民區、學校、醫院、療養院、養老院;c)重點生態功能區和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區域、風景名勝區、國家公園、地質公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生態用地;d)未利用地。
調查評價范圍:
土壤環境現狀調查評價的范圍應包括水平調查范圍和垂向調查范圍。一級外擴1000m,一級200m,三級占地范圍內。
調查內容理化性質調查:土壤理化特性調查內容根據建設項目評價工作等級與土地利用功能確定;土壤環境生態影響型建設項目還應調查植被、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溶解性總固體等。
現狀監測:對監測點位、因子、頻次作出了規定,所有評價等級均需進行現狀監測;評價工作等級為一級、二級的建設項目應選取1至2個典型代表樣品留取存檔(評價單位留?監測單位留?建設單位留?)。
評價標準:采用GB 15618等國家土壤環境相關標準,評價因子不屬于上述國家標準時,可參照行業、地方或國外相關標準進行評價。
預測評價:參照附錄選擇預測方法或進行類比分析。
土壤環境保護措施與對策:預防為主、嚴控增量、源頭控制、分區防控。
跟蹤監測的要求:一二級評價要跟蹤監測,三級評價可不跟蹤監測。
監測計劃要進行信息公開。
新增:土壤環境影響評價自估表
土壤標準主要技術內容
1 標準適用范圍
導則適用于對土壤環境可能產生影響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主要是指建設項目對土壤理化特性的影響,包括農林水利、礦山采掘、冶煉、化工、社會區域等行業的建設項目。
對一些可能對土壤環境產生影響的建設項目,導則規定的一般性原則適用,具體評價方法可采用相關行業標準,如將土壤直接作為原料進行生產而造成污染的建設項目,本導則部分條款不適用,應在相應行業導則中作出規定。本導則不適用于核建設項目的土壤環境影響評價。
根據HJ 2.1 相關規定,依法由其它主管部門管理的內容,有相關的管理辦法或技術規范不再納入環評內容。土壤的環境影響主要分為土壤侵蝕、土壤污染與土壤破壞三類,其中土壤侵蝕和土地復墾在GB 50433 和《土地復墾條例》中已作明確規定,不再納入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另外,鑒于土壤生物相關內容尚需進一步研究,本次制定暫不考慮。
2 標準結構框架
導則由前言、十一個章節及附錄構成。
十一個章節分別為:適用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總則、土壤環境影響識別、土壤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分級、土壤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要求、土壤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土壤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土壤環境影響保護措施與對策、土壤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附錄共7個,均為資料性附錄,分別為:附錄A建設項目土壤環境影響識別矩陣,附錄B土壤質地分類表,附錄C土壤環境生態影響型預測方法,附錄D單因子指數法,附錄E簡單混合模型,附錄F模型預測法,附錄G土壤環境影響評價自評估表。
文件詳情請讀者查看:《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